肝功能检查包括哪些(肝功能十项对照表
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血清转氨酶、胆红素、白蛋白、碱性磷酸酶、γ-谷氨酰转肽酶等指标。肝功能检查通常用于评估肝脏的合成、代谢、解毒等功能,有助于发现肝炎、肝硬化、脂肪肝等疾病。
1、血清转氨酶
血清转氨酶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,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。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,肝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到血液中。谷草转氨酶则分布在肝细胞线粒体和胞浆中,其升高程度可提示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。急性肝炎、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常导致转氨酶显著升高。
2、胆红素
胆红素检查包括总胆红素、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。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的产物,通过肝脏代谢后排出体外。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溶血性疾病、肝炎、胆道梗阻等。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管结石、胆管癌等胆道梗阻性疾病,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溶血性贫血、Gilbert综合征等。
3、白蛋白
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,具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、运输物质等功能。白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提示慢性肝病、营养不良、肾病综合征等。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合成功能下降,常出现白蛋白降低,严重时可导致腹水、下肢水肿等症状。
4、碱性磷酸酶
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肝脏、骨骼、胎盘等组织中。肝脏来源的碱性磷酸酶升高常见于胆汁淤积性疾病,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、胆管结石等。骨骼疾病如佝偻病、骨肿瘤也可导致碱性磷酸酶升高。儿童和青少年由于骨骼生长活跃,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高于成人。
5、γ-谷氨酰转肽酶
γ-谷氨酰转肽酶主要分布在肝细胞膜和胆管上皮细胞中,对酒精性肝病和胆汁淤积性疾病具有较高特异性。长期饮酒、药物性肝损伤、胆管炎等疾病可导致γ-谷氨酰转肽酶升高。该指标与碱性磷酸酶同时升高时,多提示胆汁淤积性肝病。
进行肝功能检查前应保持空腹8-12小时,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。检查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就医,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症状、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。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均衡饮食,限制高脂肪、高糖食物摄入,避免滥用药物和酒精,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疾病。
作者: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aidianfeng365.com/bdf/65098.html发布于 今天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白癜风知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