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虚气虚怎么调理(脾虚最快的恢复办法)
脾虚气虚可通过饮食调节、中药调理、运动锻炼、穴位按摩、作息调整等方式调理。脾虚气虚可能与饮食不节、过度劳累、久病体虚、情志失调、先天不足等因素有关,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、疲倦乏力、气短懒言、大便溏薄、面色萎黄等症状。
1、饮食调节
脾虚气虚者可适量食用山药、莲子、红枣、小米、南瓜等健脾益气的食物。山药含有淀粉酶、多酚氧化酶等物质,有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。莲子能补脾止泻,益肾固精,养心安神。红枣可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。小米具有健脾和胃、补益虚损的功效。南瓜性温味甘,能补中益气,消炎止痛。
2、中药调理
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参苓白术散、补中益气丸、四君子汤、归脾丸、香砂六君子丸等中成药。参苓白术散能益气健脾,渗湿止泻。补中益气丸具有补中益气,升阳举陷的功效。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证。归脾丸用于心脾两虚,气短心悸,失眠多梦。香砂六君子丸能益气健脾,和胃化痰。
3、运动锻炼
建议选择八段锦、太极拳、散步等温和运动方式。八段锦中的"调理脾胃须单举"动作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。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,有助于调养气血。每日散步30分钟能促进胃肠蠕动,改善消化功能。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,避免过度劳累耗伤正气。
4、穴位按摩
可经常按摩足三里、中脘、脾俞等穴位。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,具有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的功效。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,能健脾和胃,理气止痛。脾俞穴位于背部,可健脾和胃,利湿升清。每个穴位按摩3-5分钟,力度适中,以局部酸胀为度。
5、作息调整
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保证充足睡眠。中医认为子时(23点至1点)是胆经当令,丑时(1点至3点)是肝经当令,这两个时段应处于深度睡眠状态。午间可小憩30分钟以养阳气。睡前可用温水泡脚15分钟,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。避免睡前过度用脑或情绪激动。
作者:baidianfeng365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aidianfeng365.com/bdf/65092.html发布于 今天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白癜风知识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