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娩期的并发症有哪些( 分娩时常见并发症有四个)

摘要: 分娩期常见并发症主要有产后出血、羊水栓塞、胎儿窘迫、产褥感染四种。这些并发症可能由宫缩乏力、胎盘异常、感染因素、母体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。1、产后出血: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...

分娩期常见并发症主要有产后出血、羊水栓塞、胎儿窘迫、产褥感染四种。这些并发症可能由宫缩乏力、胎盘异常、感染因素、母体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。


1、产后出血:


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,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。主要与宫缩乏力、胎盘滞留、软产道损伤等因素有关。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量多且持续、面色苍白、血压下降等。处理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,使用促宫缩药物,必要时行宫腔填塞或介入栓塞治疗。


2、羊水栓塞:

羊水栓塞是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,发病率为1/8000-1/80000。典型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、低血压、凝血功能障碍三联征。可能与胎膜早破、宫缩过强、子宫血管开放等因素相关。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、抗过敏及纠正凝血功能等抢救措施。


3、胎儿窘迫:

胎儿窘迫指胎儿在宫内有缺氧表现,发生率达2-8%。常见原因包括脐带受压、胎盘功能减退、母体低血压等。胎心监护可见晚期减速或变异减速,需及时改变体位、吸氧,必要时行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。


4、产褥感染:

产褥感染指分娩后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的感染,发生率约1-8%。常见病原体为链球菌、大肠杆菌等。表现为发热、恶露异常、下腹痛等症状。需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,严重者需手术清除感染灶。


预防分娩并发症需做好产前检查,控制妊娠期高血压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;分娩时保持合理体位,避免产程过长;产后注意会阴清洁,及时排空膀胱。建议孕晚期适量补充铁剂预防贫血,学习拉玛泽呼吸法缓解分娩疼痛,产后6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。出现异常阴道流血、持续腹痛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