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乙脑预防针不良反应是什么(乙脑自费多少钱一针)

摘要: 乙脑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、低热或乏力等轻微反应,严重过敏反应罕见但需立即就医。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(发生率约15%)、体温升高(约5%)以及食欲减退(约3%),这些症...

乙脑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、低热或乏力等轻微反应,严重过敏反应罕见但需立即就医。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(发生率约15%)、体温升高(约5%)以及食欲减退(约3%),这些症状通常2-3天内自行缓解。

1. 局部反应

接种部位出现红肿、硬结或疼痛是最常见的反应,发生率约10-20%。处理时可用干净毛巾冷敷红肿处,避免抓挠。若硬结持续超过3天,建议用温热毛巾外敷促进吸收。记录红肿直径,超过5cm需联系接种单位。

2. 全身反应

体温37.1-38.5℃属于常见反应,多发生在接种后6-8小时。建议多饮水并观察体温变化,体温超过38.5℃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。出现食欲不振时选择清淡饮食,如小米粥、蒸南瓜等易消化食物。保持充足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24小时。3. 过敏反应

速发型过敏反应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,表现为面部肿胀、呼吸困难或全身皮疹。接种点均配备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,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告知医护人员。迟发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可在接种后2-3天出现,口服氯雷他定可缓解症状。

4. 神经系统反应

极少数可能出现高热惊厥(发生率约1/10万),多见于有热性惊厥史的儿童。接种后密切监测体温,家中备好退热药。若出现意识障碍或持续抽搐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疫苗接种相关脑炎发生率低于1/100万,需通过脑脊液检查确诊。

疫苗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,72小时内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致敏食物。出现持续呕吐、紫绀或心率加快等严重症状时,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。建议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和症状特点,复种时向医生提供详细记录。正确认识疫苗反应有助于建立科学接种观念,乙脑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患病风险。